2025年5月12日个人场外配资,中美关税协议正式落地,中美各取消了对彼此加征的91%的关税,双方回到4月2日之前的“原点”。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旗下长江和记集团深夜发布声明,称其价值228亿美元的全球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并强调交易需经“法律和监管部门批准”。
李嘉诚的表态,没有含糊其辞,没有在商言商,很直接,很明了,这种表态的背后,相当于说,商人也是有祖国的,前提是你认定我不合法,我就不卖。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上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覆盖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全球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
这笔交易,其中许多的港口的重要性并不输于巴拿马运河港口。比如荷兰的鹿特丹港,每年要处理超过1380万集装箱,占了欧洲市场的42%,如果鹿特丹港被美国贝莱德控制,中国对欧出口的汽车、光伏组件等商品都可能被“卡脖子”。
但是李嘉诚对这么重要的港口交易,涉及全球战略资产,没有全球公开招标,一声不吭卖给美国,组织的财团很早就想从李嘉诚手里把这些港口经营权买回来,开价也很高,但李嘉诚一直不卖。
李嘉诚执意要把港口单独卖给贝莱德,引发滔天舆论,此前香港《大公报》多次发文直接批评李嘉诚在“踩钢丝”,且中国官媒多次转载与喊话提醒,这种提醒,不外乎是相关部门希望李嘉诚主动暂停交易,先和各部门沟通,做到合法合规,各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后再出售。
但李嘉诚决心非常大,不为各方喊话所动,继续推动交易,执意要把港口卖给贝莱德,后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第2条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启动对交易是否构成“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调查。而民间对李嘉诚及长和的批评声更甚,有些网友发起“抵制长和”运动。
再后来,“425会议”对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对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和贸易战,有了新说法,即“国际经贸斗争”,这也是正式给李嘉诚与贝莱德之间的港口交易进行了政治定性。
但李嘉诚依然在寻找办法出售,据《华尔街日报》消息,李嘉诚和贝莱德在交易之前,研究过中国相关的法律,双方通过开曼群岛注册实体持有资产,这样可以规避中国的《反垄断法》审查。后来贝莱德亲自洗白交易,又释放阿蓬特家族要主导收购长和港口的信息,据《华尔街日报》4月16日报道,长和出售海外港口将分拆为两个交易继续进行。还表示该意大利家族是李嘉诚的老熟人,而且长和认为港口将由可靠的人管理。
也就是说,为了规避反垄断调查,李嘉诚想出了这个“一分为二”卖给两家公司的策略。业内认为,李嘉诚打算用意大利航运公司进行脱壳交易,将港口卖给意大利公司之后,由这个意大利公司再卖给贝莱德。
但是这种目的也被国家市监局看穿个人场外配资,无论是中国、美国或者是欧盟,对这些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大型交易都拥有反垄断审批权。上月底,市监局一锤定音:“长河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
李嘉诚执意卖给贝莱德,最初他们称这只是“商业行为”,李嘉诚本打算在5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上对港口交易事件进行详细回应。但香港长和却在5月12日深夜紧急发表了声明,这场交易要想完成,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法律和监管部门同意和批准;第二个是不存在违法或法律禁止的情况;第三个是获得公司股东的批准。
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长河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事关反垄断,必须申报!否则违法。
而长和的表态,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会完全遵守规定,如果你们认为这不合法、不合规,我们就不交易了。
从如今的形势来看,他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美国那边,那边此前拍着胸脯保证的事情,或已难兑现。现在就等着国家给他的出售行为定性,如果定性不合法,那么此次向贝莱德出售港口的交易,就正式取消了!
那么这背后还有另一重意思,如果交易合法,那么交易就还是要推进的,也就是说,长和仍然没有放弃出售港口的计划,仍然会想方设法去找买家、找渠道、找方法。没有放弃出售的声明,就意味着长和是将港口出售作为一项既定的战略。
只不过,他把卖与不卖的主导权,交给了中方,让中方来给这个事件定性。
李嘉诚把出售决定权交给中方,有几个原因。随着近来中美斗争越来越激烈,李嘉诚也慢慢看懂了一些事情。印巴之战,巴基斯坦凭借中国J10CE战机,在与印度空军进行超视距空战中,以6:0碾压取得完胜,而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J10CE战机,在中国拥有的主力战机中,仅位居第五、第六,这一结果轰动了全世界:J10CE都这么厉害,更别说第五代战机J20,第六代战机J35,这才是游戏规则的定义者。
印巴超视距空战,以及J10CE的表现毫无疑问刷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力量的重新评估。
之前看过李嘉诚的一个采访,即使他80多岁他也每天坚持看15~30分钟bbc的新闻。
说白了,他是受英国媒体宣传长大的香港人。而英国媒体也大幅报道了这次印巴空战,英媒用“巴基斯坦空军是无可争议的天空之王“来作为标题,论述了巴基斯坦空军反击印度的作战过程,从而认可了巴基斯坦空军的表现,这背后体现出来的就21世纪现代化战争体系的巨大威力。
美国也震惊了,今后不能再“以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了,因为中国具有与美国比肩的军事力量。
中国和美国在瑞士日内瓦经贸谈判发布的联合公报,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加征关税企图逼迫中国让步的阴谋彻底破产,体面认输,中美贸易战美国都至少半跪了,于是长和知道,中国是有实力来主导这个事情的,既然是中美博弈,那么就不要自己做决定,交给国家做决定就好了。
如果中方从法律层面认定交易不合法,那么李嘉诚退出交易程序,让买家退出收购要约,这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那么李嘉诚就不需要支付巨额的违约金,同时李嘉诚也不会得罪贝莱德等美西方财团,在欧美的生意仍然做的下去。
如果中方要引入中资企业参与整个港口的交易收购,在其中占据话语权,中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港口的运营,实现互相制衡,那么中美双方都无法用港口掣肘对方,这样两全其美,李嘉诚顺利卖出港口,全身而退,也不吃亏。
在此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痛批,也许香港被外国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但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被人欺凌的孤儿。无疑是掷地有声。
当祖国变得强大,谁赢帮谁,放在李嘉诚身上,体现出了其现实的一面。
这背后或是李嘉诚的算盘,从中美关税战中,李嘉诚看清了中国的实力与谈判能力,知道了让国家出面,亲自与贝莱德去谈,这样可以更快谈出结果,让中方来主导并给出售港口事件定性,自己置身事外,才能两边不得罪,以后两边的生意都能做。
当下,李嘉诚或许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的是,与国家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无论是卖家退出或或者引入中资公司占据港口运营的话语权,李嘉诚可能需要全力配合,这或是李嘉诚挽救自己形象与退路的选择。目前来看,李嘉诚的做法虽然精明,但至少没有充当历史的罪人,也算是保住了自己最后的晚节。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领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